研究方向:族群社会学、魁阁研究、童年社会学
办公邮箱:xuefengma@outlook.com
个人简介:
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校聘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先后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(1997-2001)、北京大学(2001-2007),获社会学博士学位。其研究关注族群社会学、童年社会学及“魁阁”相关历史与知识体系重建。学术工作以中国西南多族群社会为主要田野,长期研究地方穆斯林社群、乡村社会变迁与族群关系,试图推动中国社会学知识传统的再发现与在地理论发展。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《多族聚居地区族群关系的变迁与现实》(2008)与一般项目《“魁阁”时期云南九村镇再研究》(2016),聚焦知识生产与社会重构的历史经验,强调知识的在地性与历史延续性。主编《魁阁时期村庄再研究》《魁阁及云大社会学系档案资料》等多卷资料集,推动“魁阁”文献的整理与再评价。
代表性科研项目:
1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,《“魁阁”时期云南九村镇再研究》(2016-2022),研究经费20万,项目主持人;
2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,《 中国多族聚居地区族群关系的变迁与现实》(2008-2015) ,研究经费8万,项目主持人。
学术发表:
Books
1、2013,Migration,Internet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: the Case of Kunming Muslim Society. Ma Xuefeng, Bangkok: Asian Resource Foundation.
2、2009,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Beijing’s Hui Muslim Community. Zhou Chuanbin & Ma Xuefeng, Chiang Mai: Silkworm Books. Asian Muslim Action Network.
Papers
3、2014,“From Jingtang Education to Arabic School: Muslim Education in Yunnan”, In Muslim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: Asian Perspectives(Routledge Critical Studies in Asian Education), by Sa’eda Buang(Editor),Phyllis Ghim-Lian Chew(Editor) ,London: Routledge.
4.2021, Ou Chaoquan, Translated by D. Norman Geary (2019). Red: Autobiography of Ou Chaoquan. London, Cambridge, New York, and Sharjah: Austin Macauley Publishers. 290 pp. ISBN: 9781528912587. inAsi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49(2021)(SSCI)
5. . 2024, Shared History and Cultural Complexity: Commun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ese Muslims and Their Neighbors inYunnan. In Chinese Islam Models of Interaction with State and Society, Edited ByNasr M. Arif, Shaojin Chai,pp.139-156. New York : Routledge.
中文著作
1. 2013,《从教门到民族:西南边地一个少数社群的民族史》,马雪峰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。
2. 2014,《社会文化人类学的中国化与学科化》,章立明、马雪峰、苏敏,北京: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。
3. 2008,《世界视野中的回族》,丁克家、马雪峰。银川:宁夏人民出版社。
主编
4、2024,《魁阁及云大社会学系档案资料:1938-1954》,马雪峰、丁靖编,北京:社科文献出版社。
5、2024,《乡村振兴与乡村社会调查》(《魁阁学刊》2024年第1辑,总第10辑),郭茂灿、马雪峰执行主编,北京:社科文献出版社。
6、2023,《魁阁时期村庄再研究》(四卷),马雪峰、张美川、苏敏主编,北京:社科文献出版社。
7、2023,《建构“乡土重建”的知识基础:从魁阁、清华国情普查研究所到乡村社会大调查》(《魁阁学刊》2023年第1辑/总第8辑),马雪峰、郭茂灿执行主编,北京:社科文献出版社。
8、2022,《面向数字社会:中国青年社会学者的回应》,(《魁阁学刊》2022年第1辑/总第6辑),马雪峰执行主编,北京:社科文献出版社。
9、2019,《张之毅文集》,马雪峰主编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9.12
10、2019,《魁阁三学者文集》,马雪峰、苏敏主编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9.12
11、2019,《魁阁学者劳工社会学研究》,张美川、马雪峰主编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9.12
12、2019,《云大社会学田野调查老照片:1939-1954》,刘兴育、马雪峰 主编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9.12
论文
1、2025,“重建生活共同体:行动与意义找寻”,载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》,2025年第1期(第46卷),第52-62页。
2、2025,“迈向以关系为中心的族群研究”,载《西北民族研究》,2025年第2期(总第131期)
3、2023,“卷首语”,载《建构“乡土重建”的知识基础:从魁阁、清华国情普查研究所到乡村社会大调查》(《魁阁学刊》2023年第1辑/总第8辑),马雪峰、郭茂灿执行主编,北京:社科文献出版社。
4、2022,“卷首语”,载《面向数字社会:中国青年社会学者的回应》,(《魁阁学刊》2022年第1辑/总第6辑),马雪峰执行主编,北京:社科文献出版社。
5、2021,“在寻求国家中发现社会:谷苞的化城研究”,马雪峰,载《西北民族研究》2021春季。
6、2020,“以社会学知识建设现代中国:张之毅‘魁阁’时期的学术实践”,载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20年第4期。
7、2020,《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的结构性动因及启示》(马雪峰、刘兴旺),载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》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20年第1期。
8、2019,“张之毅:学术与生平”(马雪峰、马雪娇、唐烨),载《张之毅文集》,马雪峰 主编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19。
9、2018,“尽为穆民为国民的两重天职:一个回族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”,《中国穆斯林》(马坚先生归真40周年纪念专刊)。
10、2016,“国家、市场与全球化:云南穆斯林民间宗教教育的现代脉络”,《回族研究》,2016年第4期。
11、2015,“从中东的现代化历史理解ISIS问题”,《凤凰大学问》第263期。
12、2015,“‘教权’、‘原教旨主义’等概念不适用于理解中国内地穆斯林社群”,《凤凰大学问》第184期。
13、2014,“伊斯兰教义中没有任何容忍恐怖主义的地方”,《凤凰大学问》第117期。亦见《中国民族》2014年第4期,第40-42页。
14、2013,“民族主义:概念与分类”,《西北民族研究》,第4期。
15、2012,“重建中国穆斯林智识(intellectual)共同体:中国内地穆斯林社群社会问题省思”,载《宁夏社会科学》,第5期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B9《宗教》,2012年第6期,全文转载,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。
16、2012,“昆明穆斯林社群:1274-2000”,载《西北民族研究》,第1期,65-77页。
17、2012,“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人类学学科建设:民族学与人类学的分离以及人类学发展的多元路经”,载《青海民族研究》,第1期,26-33页。
18、2011,“2010年国外社会学的族群研究综述”(马戎、马雪峰、祖丽亚提·司马义、阳妙艳、赵蕊),载《西北民族研究》,第4期,78-90页。
19、2011,“语言、差异政治与‘民族’构建----‘白族’与‘白文’的近代历史”,载《中国人类学评论》,第19辑,北京:世界图书出版公司。
20、2011,“社会学何用?”(马雪峰、苏敏),载《费孝通与云南—费孝通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》,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委员会、云南大学 编,昆明:云南大学出版社。
21、2011,“国外社会学的民族研究回顾”(马戎、马雪峰),载《中国民族报》,3月25日第6版。
22、2011,“国外社会学的民族研究回顾”(马戎、马雪峰),载《中国民族报》,4月1日第6版。
23、2010,“存在的方式:读《流动的精神社区》”,马雪峰,载《宗教人类学》第二辑,北京: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。
24、2010,“回儒研究的几种路径”,马雪峰,载《和而不同——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对话与发展》,香港:建道神学院。
25、2010,“回儒研究的一点思考”,马雪峰,载《中国穆斯林》,第1期。
26、2010,“圣纪与葬礼——有关中国内地穆斯林社区宗教网络的研究”(马雪峰、苏敏),载 高师宁,杨凤岗 主编,《从书斋到田野》第二卷,页91-110。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。
27、2010,“北京的回族人口:1259-2000”(马雪峰、苏敏),载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》,第1期,页18-26。
28、2010,“社会学”,(马戎、梁茂春、马雪峰 等 执笔),载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 组编,《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》。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。
29、2010,“2008年国外社会学研究的前沿选题及其进展综述”(马戎、梁茂春、马雪峰、祖力亚提),载《社会》,2010年05期。
30、2010,“清真餐饮与1980年代以来内地穆斯林农民的迁徙:以昆明为例”,马雪峰,载《中国回商文化》第二辑,宁夏人民出版社,2010。
31、2009,“2007年西方社会学家所关注的主要议题:《美国社会学杂志》(AJS)概述”,马雪峰,载《社会》,2009年第1期。
32、2009,“从商业看云南穆斯林的历史:一点省思”,载《中国回商文化》(第一辑),银川:宁夏人民出版社。
33、2008,“涂尔干与韦伯:社会学方法论的讨论”,载《云南大学学报》,第1期2008,“社会学”(马戎、梁茂春、马雪峰 等 执笔),载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 组编,《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》。北京:高等教育出版社。
34、2007,“休斯对社会学族群关系研究的反思”,载 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》,第3期。
35、2007“社会学族群关系研究的几种视角”,载《西北民族研究》,第2期。
36、2007“西部六城市流动人口调查综合报告”(马戎、马雪峰),载《西北民族研究》,第3期。
37、2006,“大屠杀、含米特理论、族群身份以及其它--由《卢旺达饭店》(Hotel Rwanda)所想到的”,载《西北民族研究》,第1期。
38、2004“都市回族社会结构的范式问题探讨”(周传斌、马雪峰),载《回族研究》,第3期。
译文译著
1、2005,《东方主义》,齐亚乌丁·萨达尔 著(马雪峰、苏敏 译),长春:吉林人民出版社。
2、2004,《有关宗教和教派的经验研究——实践和伦理的考虑》,马雪峰 译,载《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》(Sociology of Ethnicity),第28期。
3、2004,《何谓族群性》(what is ethnicity),马雪峰 译,载《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》(Sociology of Ethnicity),第29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