柯佳昕副教授(校聘)

作者: 时间:2025-05-08 点击数:


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、口述历史、妇女与家庭研究

办公邮箱:kejiaxin68@gpnu.edu.cn

个人简介:

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历史系校聘副教授。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,口述历史、妇女与家庭研究。出版专书《塑造新母亲:近代中国育儿知识的建构及实践(1900-1937)》,发表学术文章十余篇,获刊于《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》、《口述史研究》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。长期耕耘口述历史,并开设相关课程,出版十多篇口述访问文章。博士论文《抗战时期中国家庭的情感及日常生活(1937-1945)》获台湾“中研院”近史所“近代中国妇女史硕博士论文奖”,及华艺数位“2022年度最佳传播奖”。

教育背景: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,曾任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、中山大学历史学系(珠海)特聘副研究员。

开设课程:口述历史理论与方法、近代中国国家与社会

代表性论文:

(1)专书:

柯小菁(曾用名),《塑造新母亲:近代中国育儿知识的建构及实践(1900-1937)》。山西:山西教育出版社,2011年。

(2)期刊论文:

柯佳昕,《儿童的抗战经验与记忆:以知识阶层日常生活为中心的探讨》,《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》,第37期,2021年6月,页71-138。

柯佳昕,《追寻主体性:苗族妇女口述历史的建构与框架》,《口述史研究》,第二辑,2018年6月,页189-210。

(3)博士论文:

柯佳昕,《抗战时期中国家庭的情感及日常生活(1937-1945)》。新竹: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,2018年7月。

其他成果:

(1)口述访问:

柯小菁访问、记录,《女性之眼,时代之影──东北老作家张杏娟口述》,收入《文讯》,“大风雪大动乱的时代”专题,期320(2012年6月号),页89-93。

黄克武等访问;柯小菁等记录,《蒋中正总统侍从人员访问纪录》。台北:中硏院近史所,2012。

游鉴明等访问;柯小菁等记录,《台中荣民总医院三十载——口述历史回顾》。台北:中硏院近史所,。2012-2014。

黄克武等访问;柯小菁等记录,《近史所一甲子》。台北:中硏院近史所,2012-2014。

游鉴明等访问;柯小菁等记录,《台北荣民总医院半世纪:口述历史回顾》。台北:中硏院近史所,2011。

(2)专书文章:

柯佳昕,《女性研究视角下的数字人文思考》。收入刘志伟、王蕾主编,《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发展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23年,页71-76。

柯佳昕,《孤岛时期左派妇女的抗战活动:以〈妇女界〉社会网络为例》。收入刘志伟、王蕾主编,《数字人文与新文科发展》,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,2023年,页144-148。

柯佳昕等着,《艺术尤为女子自立之基础》,收入于《“存在‧她力量”——国际女性当代艺术》。香港:天趣艺术人生基金会、初文出版社,2023年,页14-15。

柯小菁,《日治以前的女子教育》、《女青年大队》,收入于《台湾女性史入门》。京都市:人文书院,2008年。

(3)书评:

柯小菁,《一项跨文化的工程:巴陵育婴堂的故事》,《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》,期23,2014年6月,页317-325。

柯小菁,《近代中国的女报人与女权主义》,《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》,期19,2011年12月,页183-193。

柯小菁,《评介When “I” was Born: Women’s Autobiography in Modern China》,《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》,期16,2008年12月,页297-307。

(4)个人获奖纪录:

博士论文:获“中研院”近史所“近代中国妇女史硕博士论文奖——审查委员会推荐奖”2018.12.07);华艺数位,2022年度CETD中文电子学位论文:“2022年度最佳传播奖”。

版权所有:广东技术师范大学-民族学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