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学院开展2024-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

作者: 时间:2025-04-27 点击数:

为全面贯彻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要求,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,民族学院于2025424日组织开展期中教学检查工作。本次检查以“规范教学管理、优化教学实效”为主线,通过课堂巡查、师生座谈、教学资料抽查等方式,全面梳理教学运行情况,精准把脉问题短板,为下一阶段教学改革夯实基础。学院相关领导、历史系负责人、学校教学督导、东校区及河源校区任课教师代表参与了此次教学检查。

本次检查重点聚焦课堂教学质量、课程思政融入及学风建设成效。通过深入课堂,对教师授课状态、学生出勤率、课堂互动效果等进行动态跟踪,发现部分课程存在后排学生注意力分散、理论课程内容抽象难懂等问题。抽查30%课程的教学大纲、教案及作业批改记录,确保教学进度与计划一致,推进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入。


学院分别召开教师座谈会与学生座谈会,倾听一线声音,凝聚改进共识。教师座谈会聚焦教学创新与课堂管理,以“严抓课堂实效,优化教学创新”为主题,10余名教师代表围绕教学难点展开讨论。直击人类学、民族学等理论课程因概念抽象导致学生理解困难;跨学科课程逻辑跳跃性强,学生知识衔接不畅等问题。

历史系主任赵炳林提出“三化”改进方向——案例化教学(抽象理论结合田野调查实例)、系统化课件(优化PPT知识结构)、互动化课堂(增设随堂问答、小组研讨环节)。明确考勤责任主体,要求教师加强课堂纪律管控,落实“前排就座”倡议,减少后排学生玩手机现象。


学生座谈会围绕倾听诉求强化学风,以“倾听学情诉求,强化学风赋能”为主题,8名学生代表畅谈学习体验。学生反映部分课程进度过快,作业量集中;民族学课程理论性强,希望增加案例辅助理解。提议学院组织班级体育竞赛、学术沙龙等活动,增强集体凝聚力。

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学院将制定专项整改方案,开展“青年教师教学规范培训”,重点强化课件设计、课堂节奏把控及师生互动技巧。推行“无手机课堂”,设立“学风监督员”;完善缺勤预警机制,规范补假审批流程。

教学副院长邱运胜在总结中强调:“期中检查是‘诊断仪’而非‘终点站’,需以问题为导向,将整改措施落实到每一门课、每一间教室、每一位师生。”下一步,学院将持续推进教学督导常态化、师生沟通机制化,以更高标准、更实举措赋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民族学院的力量。(孟小鸽)

 

版权所有:广东技术师范大学-民族学院